考研选地方还是选学校?

秦天川秦天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对于考研人来说,选择大于努力。 这句话在择校阶段被反复提及,却鲜有考生真正重视它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 事实上,每年都会有大批量的考生“踩坑”,原因就是在择校时过于随意和轻率!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这就是很多考生的真实写照,明明对目标院校没有深入了解,但还是在报考前就稀里糊涂地交了定金... 最后,只有两种结果—— 要么成仁,成为炮灰; 要么败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和学校。 我觉得,既然已经决定要走考研这条路了,那么在择校时就一定要慎之又慎~ 尤其是现在处于23届考研初期,正是你选择学校的最佳时机! 所以接下来,我就来和大家详细谈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如何避开择校雷区? 一、明确考研目的 在进行具体分析之前,先给大家说一个知识点: 一般来说,我们考研可以划分为三个目的: 第一类是提高学历,追求名校。 第二类是为了学知识,考一个好一点的学校。 第三类就是工作就业,为了找工作而考研。 这三种情况虽然都是考研,但考研目的不同,所选择的院校和专业也是不同的。 对于第一类提升学历的人来说,优先建议考双一流高校(985/211)的研究生,因为这类学校具有强大的师资力量、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些都将为我们的读研生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所以如果你想要一个含金量更高的研究生证书,那就建议把眼光放在名校上! 但如果是第二类同学,那么就要注意一下了,如果只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的话,则不必非要去挤985/211的独木桥,可以考虑一些双非院校的强势学科。 因为一般来讲,双非院校的专业实力都很强劲,而且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更聚焦,科研方向也更明确,这对于我们搞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能够跟着一位好导师,相信你的学术水平和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至于第三类考生,主要考虑的还是就业需求。 因此,在选择院校的时候,应该优先考虑地域因素。 毕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研期间能在一线城市接触更多的新思维和新方法,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二、关注往年数据 选好目标和方向后,我们就要开始着手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啦~~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各院校专业的最新招生数据!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无论是否准备报辅导班,大家都要对目标院校的历年的招生计划人数、复试分数线以及录取名单做好搜集、整理和分析。

首先,我们要看招生人数中包括了推免生的人数,因为这部分人是不会参与统考录取的,所以统考生实际要面对的竞争压力会更大一些! 其次,还要看专业课的试题难度如何,这是直接影响我们最终能否被录取的关键因素之一哦~ 要看该所院校专业复试的分数要求,看看自己能不能达到。最后,我们还要重点查看一下历年报考录取比例是多少? 这个指标能充分反映这个学校或者专业的热门程度。 当然,大家也可以参考下国家线,如果过线人数与报考人数相差不大,那风险系数就会相对较低。 三、警惕虚假数据 在搜集数据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啊! 有许多院校会在研招网上发布大量虚假数据,以此来误导广大考生。 比如说有的学校在官网不公布报录比或者推免生所占的比例;还有的院校甚至会故意隐藏自己的最高分等等.... 总之,大家在搜索相关信息时一定要多加留心,避免落入虚假数据的陷阱之中! 四、关注调剂几率 前面都说了这么多了,那到底如何判断一所高校的调剂几率大不大呢? 其实很简单,大家可以从三方面来进行分析判断:

一是根据学校的名气来判断;

二是根据所处地区来判断;

三是结合往年调剂情况综合来看待分析。 五、不要随波逐流 考研是一场信息战,同时也是一场心理战。

在这场战役中,除了自身的能力以外,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有些同学在择校择专业上往往会听风就是雨,看到别人选择了什么学校和专业,自己也就跟风去选了。 在这里要告诫大家,千万不要这样! 每个人的基础不同、目标不同、对未来的规划也不同,所以不要盲目跟从别人的脚步。 你适合报考的院校或许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而别人认为好的院校也不见得适合你! 六、及时止损,及时更换目标 上面说了这么多,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择校要扬长避短。

每个考生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在选择目标院校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 如果你在备考过程中发现自己在某一个科目上的基础比较薄弱,或是发现自己不太适应现在的复习节奏的话,一定要及时做出调整并及时止损,而不是硬着头皮死扛下去!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备考过程中提前做好准备,才能在考研这场持久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容浩家容浩家优质答主

我觉得是先选专业,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想(想去北京就北师)或者自己的实力(考不上就去北京)去选择院校。 如果只是从地理位置上考虑的话,个人建议你去上海(复旦、上交、同济)或广东深圳(北大、清华、人大)地区的好大学读研,这些地方的就业机会比较多。 当然如果是自己比较喜欢的地方的大学也可以去读啊!比如四川(川大、西南大学、电子科大)重庆(重大、西财)等等地区的学校也还可以吧…如果不喜欢那就算了。 但是如果你只是想先挑个好的大学先读了然后出来再就业的话就不一定需要太在意城市的选择了呢~因为读研期间是可以转专业的嘛!!而且很多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也不一定是本专业哒~所以没必要那么纠结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