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指什么生肖?
宋仁宗年间,包拯在端州任监察御史,当时有人进贡了一只瑞龙。 仁宗问:“这是什么龙?” 进贡者答道:“这是水底之龙。” 仁宗又问:“这龙的眼睛怎么是个豆?” 那人道:“这是龙眼。” 仁宗说道:“朕的池子里也有鱼和龙,可是鱼没有豆大的眼睛。” 那人一时语塞。 包拯替他解围道:“也许这只龙是白眼贼吧!” “白眼贼”的称呼流传了千百年。 包拯以“白眼贼”骂人之幽默,也流传了千百年。 …… 在民间传说中,包拯是黑脸、白眉,可能是来源于“三眼瞎”的传说。 但真正的包拯其实是一般肤色,“黑不溜秋”。
他在《请行简刑狱札子》中提到自己“面貌黝黑”,在《乞不用面药札子》中又说到了自己的“肤理黧黑”,在《奏陈乞归田里书》中又提到“臣年五十有五,自少至老,惟居丧致哀,有伤于肺,积年苦痰,四肢疲软,容貌衰减,目陷睛黄,齿摇发落。” 关于他的五官神态,除了看到“黑不溜秋”的外貌之外,在正史上还记载了他爱说笑话的特点——“性诙谐,尝笑言:‘官家(皇帝)何不及早定国策,买些田地来?’”“凡有所作,皆诙谐。” 这样有趣的一位大英雄,你们喜欢吗?
包公是生肖狗的代表,传说包拯是黑狗投胎。包公黑而有光,相传是自小喝千年露水所造,所以黑得特别,被老百姓称为包青天。
生肖狗与属龙、属虎、属羊相合,与属马相冲,与属猪、属蛇、属鸡为半冲。狗年生人,只要把握时机,往往能一跃千里。
包拯简介: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南宋史学家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其祖父名协,有二子,拯父包令仪,即季候居长,次子包令诚。包拯是包氏家族的长房长子,其弟包拯二兄弟。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出生,少年才华出众,性直孝顺,16岁时任端州砚吏的叔父包拯,回乡取道端州,携砚甚多,乡人颇以为怪,曰:“公为吏,清廉如此,何来砚也多?”包孝肃回答:“众人皆以为贪,我独以不贪为异。”
成年后的包拯也如此,深受乡人称道。天圣五年乙未(1025年)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
天圣七年(1029年),入朝授馆阁校勘,迁太子洗马,累迁至御史中丞,出镇三州,加礼部尚书,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礼部尚书,卒谥孝肃。
《宋史》记载,包拯“少孤,力学。明道年试,部使者壮之。除天长令”,“再知端州,迁殿中丞”。端拱二年(989年)丙戌正月癸亥,包拯生于旧县(今庐江),父包令仪,历任武官、县令、知州、郎中。母董氏,是位读书人,曾读范仲淹《孟子》一书,得古人治世之法,日夜讲诵,常以古圣先贤之道勉励子孙。包拯生母董氏,卒年54岁,包拯时年16岁时,已为官。
包拯为官清廉,有“包青天”之称,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中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后因秉公直言,屡遭贬谪。历任监察御史、兵部员外郎,三司户部副使等职。死后谥号“孝肃”,追赠礼部尚书、枢密使。有《包孝肃奏章》传世。与《秦香莲》戏曲故事中的人物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