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就是属相吗?

申卫智申卫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公历”是阳历的一种,二者是按照公历月日算的。 阴历是以月亮盈亏变化周期定为一个月的,一个月为29.5306日,一回归年是12个朔望月,因此阴历的月份没有固定的第一天(比如有的月份是大月30天,而有的月份是小月29天),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月球公转轨道确定的,每个月中节气和中气的日期也是不固定的。

阳历是以地球公转为基础的,一年有365.2422日,比阴历的一年多出了近11天,于是人们把多余出来的几天加到月中(夏至冬至春分秋分所在月份的中旬)使其变为30或31天,这样农历的月份和阳历的月份基本一致了。 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存在平均现象,所以这种设置使得农历在闰年时有农历十二月隔年出现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很低,而且闰月大多是在六月,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被误认为农历是阴历的人也就没有正确纠正的机会了。

至于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个不是中国本土的东西,这是古印度传入我国的一种纪年方法(具体可参考百度百科“干支纪年法”)。古人发现,如果用12种动物来标记不同的天干地支,可以更方便地记录时间。例如“甲子”这个词指的其实就是“甲木子和乙丑”这两个时间点,其中甲乙代表天干,子丑代表地支,而这个时间点对应的数学表达式为 ;类似的“壬寅”“癸卯”等也同理。又因为是按顺序排列12个生肖的,每个生肖对应一个干支,所以也可以表示时间为“某年某月某日某时”。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浅薄的认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麻瑞莹麻瑞莹优质答主

一般来说,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作为十二种动物,既是十二地支的形象代表,也是十二种文化象征,十二种精神内涵。每一种生肖动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自己固定的品性和气质,它们被人们赋予了很多独特的象征意义,同时它们自身作为社会文化,又在不断地创造着新的文化意义。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学术界一直以来争论不休。

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有多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生肖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图腾崇拜。持这种观点的多数学者认为,十二生肖作为十二种动物的图像,是原始时期人们崇拜图腾的遗存。例如,北方草原上有两个部落,他们的图腾分别为马和鹿,后来这两个部落发生战争,较弱的鹿部落被蛇部落打败而合并,因此鹿就排在了蛇之后;马部落因战马神勇打败了牛部落,又兼并了羊部落,所以马排在了牛羊前面。

第二种说法认为生肖与早期人们的数字卦占卜有关。这种观点认为十二生肖源于十二辟卦,是由西周初期的历史人物周公旦(公元前11世纪)发明的。不过这种观点也存在不少的疑问,如十二辟卦的动物属性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与十二地支的由来又是什么关系。

第三种说法认为生肖是从古印度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这种观点主要是因为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与中国古代计时法密切相关,而汉唐时期的一些有关生肖的文献和文物,在中国本土反而少见,于是就有学者认为,十二生肖可能是由古印度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唐代的12生肖俑座灯是现见年代最早的一批生肖图像,然而近年来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公元前223年前)和河北邯郸张庄汉墓(公元前26年左右)都发现了生肖图像,因此生肖文化在中国本土早已有之,十二生肖也并非随佛教传入中国。

综上所述,十二生肖的起源是一个尚待考证的学术问题。十二生肖既不是单纯为了十二地支的配属需要,也不是因为有十二年一轮的生肖纪年,而是多种文化融合的一个结果。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两个文化系统。十二地支产生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子、丑、寅、卯”等汉字的构形要素反映了该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体现的是中原农业文化的特点。十二地支在商周时期已经基本定型,产生年代早于十二生肖,十二地支在作为十二生肖序号的过程中,逐渐被生肖文化特征浸润了,因此地支带有动物属性。因此,十二地支具有生肖文化特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配属到西汉末或东汉初才最终确定下来。

十二生肖是将十二种动物拟人化,把每个人出生的年份与某种动物形象及特定气质相联系,比如“属牛的人勤劳踏实,属虎的人威严霸气,属兔的人乖巧机灵”等,使得十二生肖文化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十二生肖是汉民族动物图腾的演化与传承,是汉民族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和理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生肖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它融天文学、哲学、伦理学、美学以及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为一体。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十二生肖文化经过了历朝历代不同地域的融合发展,才在唐宋时期最终成型。总之,十二生肖文化源远流长,它是千百年来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创造,凝聚着先人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心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