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寓意什么生肖?
这个题目有点难答,我尽量把思路写清楚一点吧。 首先,我们来看椎的字形演变。 一个字从一个字形变成另一个字形,往往是因为它的读音或者意思改变了;但是字形一般不会无端发生变化的,一定是读音或意思发生了改变,且另一种表述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字形的变化时,读音和意思的改变往往是连带的。 “椎”字的字形变化也是这样,它是由“隹”字变来的,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椎”字上面部分表示音节的符号,在“隹”字下部加一短横,表示声调的二声,这种字形的变化是随声调的标注而改变的;那么,“椎”的意思也发生了变化,由指用棍棒打猎,变成了指一种野兽。
从“隹”到“椎”,声音变了,打猎的工具也从棍棒变成了鸟,这就是“隹”字本义所反映的信息。那为什么要取“椎”字呢?这是因为,当人类学会用火之后,食肉不再像以往那样依靠烧熟肉类来获取更多的热量,而是开始更多地依赖熟食,口腔的牙齿有了退化,而消化道越来越长,胃里也开始形成菌丛,使得人类能够更好地消化肉食,从而增加了对营养的吸收,为身体发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由于人类能更好地消化蛋白质类的食物,所以对动物蛋白的需求大大提高,于是,原始的人类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各种驯养的宠物,供自己食用。鸟类的体内有种特殊的器官,能够抑制微生物在肠胃里对食物的发酵过程,使食物的营养能够最有效地被人体吸收(这也是为什么吃生食会拉肚子而吃熟食不会的原因),鸟类成为最早被人们驯服用于食用的野生动物之一。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十二生肖也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含义。
龙,中国记载的一种神秘动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精神的图腾、文化的标志,属于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它是中国及许多东亚文化里独特的灵兽。在十二生肖当中,龙和另外11个生肖动物相比,是中国所独有的。生肖龙位列十二生肖中的第五位。
“龙”字的汉字演变轨迹为:象形字→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山海经》中对龙的描述有十余种,龙的名称有三百六十种。《尔雅·释鱼》中说:“有鳞而不有甲谓之龙。”“龙”这个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9种含义,如对帝王的称谓、用于一些具有类似龙的特点的事物的名称,等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吉祥神奇的动物,有比较祥瑞的象征意义。作为图腾,在吉祥物、饰物中均以龙表示,如中国龙、龙凤呈祥、龙马精神、望子成龙、龙腾虎跃、龙凤呈祥、二龙戏珠、龙马精神、叶公好龙、卧虎藏龙等。
龙有无角、有鳞、不害人等特征。龙文化有五方五色龙的文化,有龙具的文化,有龙宫的文化,有龙子龙孙和龙裔、龙脉家族的文化,有龙舟、十二生肖龙等。龙在中国及东亚文化中是一种祥瑞动物,但在西方多为邪恶的象征。中国的龙文化、龙精神在国内外影响深远。
龙的传说历史悠久,汉代前流传较多,汉代后又有了新的内容,如五方五色龙的产生和分布地区、乘龙升天、龙王等神话。比较有名的神话故事有叶公好龙、龙女、人龙相恋,等等。龙的习俗活动遍及中国南北,时间长达一年,如二月二是龙抬头日、龙抬头节,四月八日是喂龙日,五月五日是龙舟节,八月八日是饮龙汤的日子,等等。生肖龙的吉祥图案主要有二龙戏珠、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龙舟、龙马(精神)、降龙伏虎、龙腾虎跃、龙驹凤雏、龙蟠凤逸、叶公好龙、龙腾虎踞、龙骧虎步、卧虎藏龙、鱼跃龙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