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代表哪个生肖?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鼠,老鼠的繁殖能力有多强呢?一胎多崽,一窝三四十不算什么,一晚上上百只更是不在话下(比如农村常见的“家鼠”,还有仓鼠、沙鼠等)! 然后是我最喜欢的狗,狗和狼是近亲,而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子嗣繁盛往往和“龙”有关联。所以狗也沾了龙的喜气——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我想到了虎。老虎作为森林之王,生殖器(那啥)相当大。
第三想到了蛇。民间传说蛇有七十二个儿子啊!而且古代医书《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心者……生之本……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而蛇通体都是红色的,而且只有三寸长,刚好符合“心脏”和“阳气”两个特征。 第四想到了牛。牛非常勤劳,它每天辛勤地劳作,但是人类却经常压榨它——因为牛很善良。
老舍写过一篇著名的小说叫作《骆驼祥子》,主人公原名叫“祥子”,“祥”字上面是个“旱”,下面是个“羊”。所谓“祥子”其实就是“小羊”的意思——“祥子”就是人们心目中善良、温顺如绵羊的孩子。 而羊也很符合“孝顺”的特征——吃草放奶,“孝”字上面是一把刀,下面是一个“羊”,“杀羊”也就是“孝敬”父母。 那么接下来就有点费思量了——到底是虎、兔还是羊或者鸡更符合“父系”的特征呢?最后我想到了兔,原因如下: 第一,兔子会跑。父亲总是用尽全力保护幼小的孩子,就像兔子拼命奔跑以躲避天敌。第二,兔子能挖洞。兔子会打洞,它会为自己和小兔子们挖掘安全的巢穴。 第三,兔子可爱。不管怎么说,小兔子确实很萌很可爱,而可爱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能吸引人的注意,获得他人的关爱。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生肖的周期为一年,每一年的春节生肖就会改变。
在十二生肖中,没有一个人类,但是,其中的猴一直被认为是最像人的一种动物,因此常常有“人猿泰山”、“猴面斯文”、“惟猴像人”等等说法。实际上,这种观念在古代的时候就有了,“猴”字在甲骨文中是没有的,据罗莘园的《增补广字林》一书记载:“《玉篇》无此字。《字汇补》从犭侯声。《字林》:似弥猴而白,好窥人,性喜恼人。亦作猨。”“猨”字在汉代的《说文解字》中被这样描述:“似猕猴而长尾,白后者好恼人”。可以看出这个“猨(同'猿’字)”就是现在我们统称的猴子,但是古人认为猨“喜恼人”、“好窥人”、“好恼人”,因此对猨有种憎恶心理。
这种憎恶心理在当时社会又与封建男尊女卑的制度相混合,因此将猨的某些习性或说法加诸于女性身上,比如《广韵》中说“猨”的一声为“喌(音为yuan一声)”,并说:“好呼人令视”。说猨善于呼喊人的名字来引诱别人。因此古人认为猨是祸害,是“邪物”,是“牝虫”,这都是古代的“男尊女卑”的根根在动物界的一种反应。
再看十二生肖的'属相本命神'的说法,十二属相皆有其本命元神,这十二元始之神,乃世间万物之根基与本源。十二元始分别为:天关、河魁、天江、黑煞、天机、地闲、天罡、地煞、丧门、天蓬、地蔔、病符,而与十二生肖的本命属相的关系依次为:鼠、牛、虎、犬、龙、猪、猴、马、蛇、鸡、羊、兔。
在十二属相的元始神中,“猴”神为“天罡”,所谓天罡者,五行属金,乃北斗柄前第一颗星,其光色青白,精明逼目,是为凶煞之神,因此天罡者,乃主兵戈征战,其性最刚烈暴躁。
我们看我国的文字是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因此一个字可以折射出我们文化中很深的东西,在“猴”字中也是如此,“猴”字乃从“犭侯”来,而“侯”的古代写法就是“猴”字,也就是说“猴”乃“侯”的俗称,因此可以理解为“猴”的本意应为“侯”。据古代的《逸周书·谥法解》中说,“兄终弟及曰猴,好远忠比周曰猴”,意思是说,兄长去世之后,弟弟继位为王就叫猴,比如我们称'猴侯伯子男',实际上就是古代君王'礼'的秩序,在这种继承制度中,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就可以成为继承人,这在古代是'乱礼'的,是大逆不道的,因此'侯'字就含有贬义色彩,于是就出现了'猴'字。
那么十二生肖中的“猴”字其本意为什么不是“猴”或者“猨”,我认为这与古代的贬义色彩有关,因为'侯'字有贬义色彩,'猴'字在古代也应当含有贬义色彩,而'猴'字又与'侯’字同音,于是,在用十二生肖来搭配十二地支的时候,'猴'字就与本属于'牛'字的'申'字配对儿了。
由此我们认为十二生肖中的'猴'字与'猴'字并没有本质上的联系,而是与古代字意中'侯'字的贬义色彩联系最紧密的,因此,十二生肖中的'猴'字应当念'侯'字,属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