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指什么生肖?
匣是盒子,所以里面装的是什么其实不重要(当然,肯定不能是什么恶心东西啦);重要的是,它是个容器,而且这个容器被打开了。 那么,什么是“打开”呢? 打字面意义来说是“击开、开启”,我猜这里的“开”应该是引申义——“开始、起头”。 所以我把“匣”理解为——开始了的(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以十二生肖为引,我认为是“子鼠”——因为鼠喜欢打洞,把洞一打,就是开启了新的人生旅途,也就是“开了(kai) 匣了”。 但是用字面意思理解就不太合适了。 所以我说这是“中庸”的解释。 其实还可以再细化一下,“子鼠”和“丑牛”都可以。 “子鼠”因为老鼠喜欢打洞,且“子鼠”有“赤子”的意思,而“赤子”是指刚出世的孩子,也就是刚刚开启了他人生第一层匣盖的人。
“丑牛”是因为“牛角”是往两边顶的,而人生也是往两个方向走的,就像打开了匣子的两条支路,等待你去探索。而且“牛”字左边一个是“匕”字,意思是“有了‘牛角’(匕)才开启了人生的‘匣’”。 “虎”也有“虎尾”,也就是说老虎的尾巴好比人生路标,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你走哪条路取决于你面对的是“虎头”还是“虎尾”。 所以我觉得虎也很合适。
在中国传统的生肖文化中,“十二属相”的“兔”又称“玉兔”、“蟾兔”、“月兔”。关于这三种称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汉代有神话传说称,月中有兔。这种“玉兔捣药”的说法始见于汉代应劭的《风俗通义·祀典》:“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羿常思,妻无与共食,诸月饼,有兔蛤故, 垂头向月,自叨曰:‘月精来。’其占:有战争,人相食……”这一说法在民间流传甚广,影响颇大。东晋傅玄的《拟天问》:“月中何有?玉兔捣药。”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李朝威的《虬髯客传》也有类似记载。唐代白居易的《月夜》诗云:“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与朝师醉月光。江得水中银汉落,心因天上玉兔凉。仙珠拥出芙蓉阙,灵药趋来桂木郎。诗客凌晨坐环阁,一杯浓酒大如靶。”北宋张耒的《食糟行》诗中也有“天孙夜入团桂宫,月精骑蟾捣金粟”的句子。元代鲜于必仁的《折桂令·碧桃花下宴饮》曲云:“金蟾玉兔共婵娟,清冷虚明,圆魂魄,自中天下正中秋,碧桃花下倒金瓯。”“蟾兔”与“月”连称,可见“蟾”也是月亮的代称。
另一种说法认为,由于兔子的眼睛呈血红色,而蟾蜍的头部也呈绛色,两者有相似之处,所以,古代神话传说中把“兔”与“蟾”合在一起,称作“蛤蟆连”或“蟾兔”。据说,这种说法源于《诗经·郑风·山有扶苏》“隰有游龙”的“毛诗传”。东晋学者郭璞在《尔雅·释虫》中注释:“蟾蜍……蟾或作寒,蜍或作菟”,又注:“蟾蛤,虾蛤,寒蟾也。今人谓之蛤蟆,好居污泥中。此物与蟾同名。或曰蟾是牡也。”又据《尔雅·翼》的解释,“蟾蜍者,月魄也,阴偶阳也,故曰蟾兔。”唐代李善在《文选·洛神赋》的注释称:“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奔入月中,为月精也。奔月,遂做蟾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