餴是什么生肖?
“薰”和“薰”在古代通假,在六书中属于假借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这句中“周监于二代”的“观”字,在西汉的《古文尚书》里写作“觀”,而东汉的《今文尚书》里则作“観”。 “觀”、“覌”二字在古代都通用,所以这句的意思是“周朝借鉴了夏商两代的经验教训(观察),政治制度真是相当完备啊!我们要学习周朝的制度” 那么“观”或者“覌”是什么动物呢? 我仔细看了下《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的注解原文:“観音观,本又作觀,同。”“覌音觀,本又作觀,同。”(晋书·乐志·注引汉·郑玄·礼记·月令·正义) “观者,观也。”“观者,覩也。”(唐石经·礼记·月令·正义) 也就是说无论是观还是覌都是指观看的动物——牛。因为“牛”古文字像一只大眼的动物在看,故有此义。 另外,“周监于二代”的“监”字,在东汉的《今文尚书》里作“鑑”。而“鑑”的本义就是古代用来取水照形的器具,形如盘子,中间微凹。“鑑”与“觀”、“覌”一样,也指看。
既然“鉴”也是指看的器物,那么什么动物可以见到自己“影射”里的形象呢? 答案是猪。因为“猪”的古文字像一头正在水中审视自已形象的猪。因此“猪”有“视”之义。 以上只是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所做的分析,仅供参考。
餴是形声字,形旁为“食”,表示它和食物有关,声旁为“申”,它也是“申”字的本字。“申”的本义指一种食物,制作方法是“以麴酿醴饭”,也就是用酒曲酿成醴酒浸渍蒸熟的米饭。甲骨文中“申”的字形像用米和酒曲浸泡米饭的样子。
餴是什么生肖?
餴是生肖申。餴,是“申”字的本字,表示一种酿制的食物。而十二生肖中的“申”,本指猿猴,用“申”表示十二地支的第七位时,为与食物“申”区分开来,重新造了“猿”字表示猿猴。后来“申”由借字变为本字,表示十二地支,表示食物的“申”就转写作“餴”。
十二生肖之申猴
“申”古代被本写作“餴”,以麴造醴而饭之。就是用酒曲泡饭做成的饮料,为申之本义。后来“申”字被假借表示申述、伸张、时间申时等意义,为了与“申”字本字区分开来,“申”字在表示本义时,加了“食”字偏旁。即为“餴”字。“申”、“餴”二字的来源:甲骨文“申”字像以米和酒曲浸泡饭的意思。甲骨文为象形字,其下部与“米”字有关连。
金文基本上沿续了甲骨文字形。小篆字形较金文变化较大,是隶变的雏形,但字的基本轮廓仍可分辨。“申”字后来的引申义有十二地支的第七位;伸张、申述;重复说或写等义,其本义已由“申”字加“食”旁作了区分,故而加旁后为“餴”字,指食物。“申”、“餴”二字读音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