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代表什么生肖?
牛! 地龙,土是中央之王,五行为土,所以牛在十二生肖中居中。《礼记·孔子闲居》中有“子夏问仁”的记载。其中提到对“仁”的解释为“行乎仁”,即在行动上付诸于“仁”。孔子的解释中还提到了“礼”,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就是说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那么所谓的礼仪制度又有什么用呢?可见“仁”“礼”是紧密相联的。 而牛在农耕社会的作用就是提供劳力和畜力,耕种和收获都离不开它。牛在古代农业生产中,处于重要的位置. 同时,古代祭祀也需要它献出生命来表达对先人和自然的敬畏。
周代就有用牛的祭祀风俗了,如祭祖要用太牢(猪、牛、羊)祭品;祭天地要用少牢(猪、羊)。如果祭祀者违背了这一规矩,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作为封建社会的五常之一(仁义礼智信),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这样的传统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每逢春节,人们会宰牛做美食,认为这样新年才能鸿运当头。而古代祭祀时,牛也是必不可少的物品。
我国十二生肖是用十二种动物纪年和人体健康与疾病,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十二生肖之首是鼠,尾是猪,以生肖代表年份,依次轮转。十二生肖同中药名称也密切相关。人们往往根据十二生肖的形象,采用形象取义的方法给中药命名,使中草药又有了生动传神的生物名称:
老鼠,是偷盗的象征,故中药有“盗漆”(老鼠偷吃石灰后在头面足上粘的一层漆状物);牛,是任劳任怨、苦干的象征,中医有“耕田牛”(牛力),“牛大力”(千斤拔),“牛劳力”(牛大力附片);老虎有斑斓的皮毛,又有威风凛凛的形象,药材有“吊老虎”(南蛇藤)、“花豹皮”(红花酢浆草)等;兔子有捣药传说,中医有“野兔仙”(野牡丹根),“捣臼耳”(穿心莲);龙和蛇是人们心目中威力无比的动物,中药之王称“龙马自来珍”,“龙根”(海风藤);马有脚力健壮,奔驰迅速之功,中草药有“马来保”(马兜铃),“马兜铃”(木通马兜铃),有马蹄莲、马齿苋、马尾、马甲。羊有跪乳之性,中药有“药鹿衔羊奶”(鹿衔草),还有山羊角、山羊奶、羊蹄、羊蹄甲等;猴是顽皮机诈之兽,药有“老猴皮”(黄连藤)、“猴耳环”(耳环藤)、“猴子木”(鸡屎藤)。鸡能司晨鸣叫,有守时之意,中药有“鸡心”(酸枣仁),鸡肠,鸡内金,鸡胆等;狗有忠诚守护、忠心不二之性,中药有狗牙、狗尾草、狗脊、犬背鳞(蛤蚧);猪在人们心目中是嗜睡、懒散的畜兽,中药就有“猪牙皂”(广玉蝉)、“猪牙皂角”、猪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