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和春节的区别?

童子晨童子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其中就有“生肖”文化,它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 我国古代祖先不仅将“十二生肖”用于纪年,还用它们来纪月、纪日。在周代,人们就将一昼夜划分成12个时段,每个时段称一个时辰,并用十二种野兽象征各个时辰。这种用“十二属相”计时的方式直到现在还影响着我们,比如我们常说的“子时”就是凌晨一点至三点;我们说的“申时”是下午三时至五时等。

另外,古人用干支记日,每天也都有对应的动物守护神。《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的祭祀日神仪式就体现了这一点:“(后汉)元会之日,司命引文王、武王、孔子神主降于坛。……天子再拜,进献。仪毕,乃受贺。凡贺者,各以其方色物为献。东方青物,南方赤物,西方白物,北方黑物,中央黄物。”这里的“东西南北中”五行观念实际上也是古代的“阴阳五行说”——东属木、西属金、南属火、北属水、中属土——这种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那么为什么“子鼠丑牛”没有把“寅虎卯兔”作为自己的代表呢?这是因为古人用干支纪日,而“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互搭配,以每一天配一个地支,每一年都有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合而成。

“甲子”“乙丑”“丙寅”……这一天干地支的循环往复用来记录时间的流逝。而这种记录时间的方式却给人们带来了难题:如果某一天恰好赶上两个干支都属同一类型的,比如都是“丙”或都是“癸”的一天;或者都是“甲”或都是“乙”的一天。这时该以哪一个“丙”“癸”“甲”“乙”为准呢?其实,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前一个“丙”“癸”“甲”“乙”已过,而后一个“丙”“癸”“甲”“乙’’即将到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是以前一个“丙”“癸”“甲”“乙"为一天之始。

这就是古人设想的完美方式了,然而现实情况却并不是这样完美的,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偏差。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古人想出了一个笨办法——每隔六十年就设定一个“元辰”,也就是第一天,然后往后数第60天,以此作为一年的开始。在这种算法下,1900年到2000年就出现了三个“元辰”,也就是公元1900年至公元1959年和公元1960年至公元2009年各有一个“元辰”,而这个“元辰”所对应的农历日期每年都不一样。

阳晶星阳晶星优质答主

生肖属相的确定完全以月份干支来定,干支历是阴阳历的综合,平均一甲子(60年合1310351699。7922个朔望月)历月与朔望月的差值只有0。00036月,置闰规则较阴阳历简便许多,也完全适用于任何地区。也就是说,无论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要知道当地新年的准确时间,按照干支纪年或纪月的方式计算,就能推算出生肖年的准确时段。

春节的日期不固定,但通常在公历1月下旬和2月中旬之间。由于农历与公历没有直接比对性,因此春节在公历中的日期是不固定的,一般为公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间的某一天;生肖年的日期更不固定,每年的长度也各有差别,可能是353至355天,有可能是383至385天,平均每年355。6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