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亲指的是什么生肖?
“定亲”的本意是确定婚姻的当事人双方,也就是确定要结婚的人。这个“人”字,在古人看来,不仅仅指代的是人,还包括神灵、祖先等。也就是说,只有确定了婚姻当事人双方,婚礼才能顺利展开。那么“定亲”到底对应哪一种生肖呢? 古代男女订婚有“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对应的神灵护佑。其中,纳采需要喜鹊助阵,传递消息;问名需要月亮娘娘保佑,让男女双方的名字得以显露;纳吉则需要天狼星帮忙,预示美好的兆头;而纳证则需太阳神君见证,可见太阳对婚嫁的重要性。
当然,除了这四大神仙以外,还有不少神仙都参与过或者可以预祝婚姻美满。比如牛郎和织女,他们在七月初七这一天,会跨越银河相会让爱情延续;玄鹊(喜鹊)、鸳鸯、孔雀,都可以作为吉祥瑞兽点缀于婚礼现场,为新人带去好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定亲”对应的生肖应该是“未羊”。因为羊在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且与“祥”同源,《说文》中就有“祥,福也。从示,羊声”的说法。可见,羊在古人心中就是福气与吉祥的象征。
定亲一般是属牛、属龙、属马、属狗、属猪的属象。
定亲一般指订亲,即订立婚约,是中国传统的婚姻制度。定亲,是我国存在了几千年的一种婚配约定,又称定娃娃亲。通常发生在双方年龄尚小,且未见过面的情况下。男方父母选出认为合适的女孩后经双方父母商定,即以约定或宴请双方亲朋好友等形式,宣布两小孩“订婚”,女孩即称为“未来儿媳妇”或“记房媳妇”,并有以给女孩家庭送礼金或高价彩礼的方式作为定亲的印证,俗称“彩礼钱”、“置妆费”。一旦定亲后,女孩即被圈禁在家,直至适龄时结婚。传统婚礼是家长制和男尊女卑社会背景下,依靠包办、强迫手段强加于人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代定亲与传统定亲不同,双方是通过自由恋爱确定,双方感情稳定后,才将此事告诉双方父母。按中国民间传统,父母同意后就给双方定亲,定亲的双方称为“未婚夫”和“未婚妻”。
定亲的双方年龄较大时,通常定亲与结婚时间相差较短,有时相隔一到两年就结婚。而未成年定亲的未成年婚配,通常被限制在家庭中,被监护养育,学习家庭生活服务技术,直至结婚。在古代和半封建社会,因战乱及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人口大量锐减后,有的地区定亲年龄较低,甚至出现幼婚、童养媳、养子婚、姑舅婚等不正常婚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