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是什么生肖肖?
子时,又称夜半、中夜,指11时至凌晨1时。在十二生肖中对应的是鼠。 子鼠与午马相冲,子鼠又与未羊相害,因此最配生肖是兔和鸡。《大集月灯三昧经》中说:“此一千三百六十株树神,俱发喜悦,各共谈说,于其夜半,为月所照,或见男子女人,行诸邪法,或造不仁,或作恶业,或起烦恼,及以四百四大病,众苦所集。”这段记载说明在夜晚的子时不睡觉,会招致各种烦恼,生病,乃至短命。可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睡眠对于健康的重要。 在传统医学理论中,子时胆经当值,如《黄帝内经·灵柩·经脉》所说:“足少阳胆经,起于足小指,上行绕脚外侧至外踝,上腿膝外侧,沿腿股外后缘,经腰骶部至臀部,然后进入大腿外侧,下行过膝盖,沿股外侧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环跳穴),再向下通过外踝、足背至小趾外侧端。”
在十二地支中,子属水,而人体之形属土,这样水就能克土了。中医理论认为,如果晚上11点至1点之间不睡觉,就会导致肝胆受损甚至衰竭。因为这时阴气盛极,而阳气有所虚弱,正是阴阳消长之时,如果此时不休息,就会损伤胆气的生发之机。《黄帝内经·灵柩·邪客第七十一》说:“今夫风之着人,形无所觉,气无所止;邪气不得泄越,故若有若无也。”说的是晚上不睡觉的人,就像风吹起火,火苗时隐时现那样,身体机能时好时坏。
老鼠是子夜时出生的
生肖属鼠的人自古就受到中国人的喜欢和称赞,称他们是地里的小精灵。鼠年出生的人也大多具有老鼠般的聪明机灵。属鼠人聪明灵活,机智敏捷,做事有主见,意志十分坚定。
老鼠在中国民间生活中的形象是既可恨又可爱。可恨之处在于它偷粮食、传播疾病、咬烂衣物等;可爱之处源于中国民间许多关于老鼠的传说、故事及文艺作品。老鼠被视为机警、灵巧、聪慧、生命力强的精灵。
在中国许多地区,老鼠被视为地下的主人,具有神奇的法力,被看做是福神、富神与子神。福神,是以老鼠擅长钻墙洞,能把人从外面所施的魔法从墙根里钻进去解掉,并把本家所施的魔法从墙根送到外头,形成“老鼠钻墙福来到”。富神,是以老鼠在地下到处乱窜能踩金子成富。子神,以老鼠繁衍能力强和长年在地下即子宫暗处为由,认为人世间鼠多即子多,因此,各地都有招老鼠和不让猫抓老鼠的禁忌,以及生男孩要祭鼠爷,生女孩要祭鼠奶奶等习俗。
“鼠辈”一词往往被误用作贬义,以为是“鼠类的哥儿们”、“类似于老鼠的东西”、“鼠类的东西的同类或一伙”,其实,恰恰相反,它本是用来称呼少年晚辈的客气说法。“辈”是个后起的词,在“辈”字造出之前,古人称晚辈为“辈子”,后世汉字书写统一规范,“子”字大多不再单独成词,于是“辈子”一词就写作“辈”。古人称呼年幼之人常曰:“后辈子”、“晚辈子”,这是当时的客气说法,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中《金瓶梅》条有:“但后子辈或并以为诲淫之书,虽圣君贤相,孝子悌弟,列妇贞媛,亦难幸免。”这里的“后子”即“后辈子”的略称,“后子辈”相当于当今“年轻人”、“晚辈子”。
“鼠辈”,本亦属对年幼晚辈客气的称呼,语义相当于“鼠年”的“鼠儿”之称,因为旧时多以十二生肖配称生辰年,如有人生于子午卯酉年,即自称乃鼠、马、兔、鸡之类,相当于其他民族的以生辰日所在周次分别称星期一、星期二等来表示彼此亲昵的关系。“鼠辈”一词,初见于《战国策·齐策五》,其中记述秦楚交战而燕国暗用许行为间谍挑拨秦齐关系,齐因致败,许行归国后受到燕王封赏,齐王震怒,欲伐燕,田婴谏曰:“……今行者之言出于前,吾未可亡也。夫未可亡,而伐人国者,是为雠,且自为祸。为雠自祸而秦、楚之忧除,是资秦、楚也。”“为雠自祸”是为齐王担忧;“秦、楚之忧除”是为齐王设想,指出伐燕不妥的后果是会解除秦楚对燕之威胁,使燕没有后顾之忧,即“资秦、楚”来对抗齐也。“齐策所谓臣非不忠也,非能愚君也,是将恐行者之前事也。君不察吾言,或谓臣行者,行者诚为大乱于齐,行者知之深矣,君恐我死,不复言也,吾将恐焉。”这是说有人因许行之计破坏了齐国抗秦救楚的联盟,故而诽谤田婴,使齐王大起疑念欲杀忠良贤士,田婴以“为雠自祸且自恐”之言来表白忠心以求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