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么是什么生肖?
“济”字的繁体字是“濟”,偏旁是水。与这个偏旁有关的文字,大都和水利有关,比如“池”“沟”“江”“河”等,这些与水有关的汉字往往都带有“氵”或“水”。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济”字跟十二生肖中的“鼠”相关联。因为“子”的甲骨文像一条小蛇盘绕在形状如“老鼠”的动物上,而“子”在古代也指“子女”,所以“子”对应的是蛇(巳),而不是现在常用的“鼠”。“水”与“子”联合起来表示“水流”(水从高处流向低处),这样就在“子水”旁添加了一个“氵”,变成了“濟”,也就是现在的“济”。
由此引申出“济”的字义一:渡;渡过江河。 由此再引申出“济”的字义二:扶助;救助。 由此还可以引申出“济”的字义三:成;成功;完成。 另外,由于“济”是一个会意字,所以还引申出“济”的字义四:帮助;补助。
在数以万计的汉字中,有一个奇特古怪的字叫“佧”,它是个会意谐音字,读ji,古代同“鸽”字通用。《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有“佧”字条目:“佧ji,同鸽,旧时迷信,用鸽子血拌在馍里喂鸡,以卜男女,名叫喂佧。”《中国大百科全书》也对“佧”字详加注释:“旧时陕西等地有‘喂佧’风俗,用鸽血喂鸡,看鸡叫几声,占卜生儿或生女。佧是象形字,又象鸡又象鸽,由鸽字音义转变过来。佧,旧时写作‘鸡鸽’或‘鸡合’,后来音变作鸽。又写作‘鷨’字,也是个会意字,由鸡、鸽(合)两字成。”“鸽”字后来通用,便使“佧”字逐渐退出了字坛。
那么,“佧”字为什么又成了十二属相之一了呢?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召集天下诸神举行盛大宴会,宴请天下百姓中各行业人物及能工巧匠、六畜走兽、飞禽昆虫都去参加。消息一经传开,天上地下,无不欢欣鼓舞,大家带着各自的特产和珍品纷纷前去仙界赴会。那时的鸽子并不认识路,急得它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鸽子焦急万分之时,有一只机灵的公鸡对鸽子说:“我看这样吧!我们俩一起去,你负责在天空中飞,专门探路,我在地下走路,负责带路,这样我们就都能去了。”鸽子一听说:“好哇!好哇!这倒是个好办法,就这么定了,来,咱们击掌为号。”
公鸡和鸽子击掌定了这个约定之后,就日夜兼程的往西赶去。一路上,为了赶时间,两个你追我赶、谁也不让谁,没黑没白的走了好多天,都累得精疲力尽了,但它们俩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约定。
再说玉皇大帝在瑶池设宴款待众生神兽,各种奇珍异宝摆满了瑶池内外。大殿的门口,玉皇大帝派了两位金童、三位玉女迎接贵宾以及四方的来客。这些天庭神将从来没见过公鸡和鸽子这两种生灵,看见他们俩一黑一白,又脏又臭,都捂着鼻子直说:“这两个要饭的臭要儿,穿得也太破烂了吧!”这时守门的又听说他们俩要参加神仙大会,都觉得挺好笑的,就故意为难他们:“你俩想去赴会可以嘛!只要你俩连叫三声,证明你们会说话,就让你们进去!”
他们俩站在门前,又急又气,累的已经喊不出声来了,为了证明自己是有理智的生灵,就拼尽全力喊道:“我来啦!我来啦!”谁知他们的喊声不但没有一丝丝的声音,还引来了一阵哄堂大笑。守门的说:“你俩会说话了吗?”公鸡和鸽子只好无可奈何地走了。
玉皇大帝听说有个黑色的、一个白色的生物喊着“我来啦!我来啦!想参加神仙大会’忍不住哈哈大笑:“这两个小鬼倒也还机灵可爱嘛!就给这些小生物赐了个连在一起的字,叫做“鸡合”,就是现在的“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