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是不是大生肖?
不是,猴子在十二生肖中排第五。 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排列顺序是根据古人对自然的观察得出的。 子(鼠)寅(虎)辰(龙)午(马)未(羊)申(猴)戌(狗)亥(猪)这八个字分别对应一昼夜中的八时辰。 子时不分阴阳,为一昼夜的第一个时辰,属鼠。 丑时不分阴阳,为一天的第二个小时,属牛。 寅时从凌晨3点开始到5点,属早晨,属虎。
卯时从天蒙蒙亮到9点,属上午,属兔。 辰时从上午9点到11点,属龙。 巳时从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是蛇的时间。 午时从下午1点到3点是马的时间。 未时从下午3点到5点,属羊。 申时从下午5点到7点,属猴。 酉时从下午7点到9点,属鸡。
戌时从晚上9点到11点,属狗。 亥时从晚上11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属猪。 而“子鼠”前面已经提到过,所以完整的十二生肖是这样的: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其实生肖中并没有“猴王”,人们口中所说的“猴王”实际是属于属相,中国十二生肖指的是属鼠、属牛、属虎、属兔、属龙、属蛇、属马、属羊、属猴、属鸡、属狗、属猪。每年一个生肖,十二年一个轮回。生肖是与人的出生年相对应的,十二个属相,正好合十二年。而“猴王”则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象征性形象。
生肖,属相也叫十二年兽,是中国民间用来纪年的一种传统文化符号,每一年对应一个动物,这十二个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成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十二年兽”。
属相,也叫十二神属相,包括马、牛、鼠、龙、鸡、羊、猪、狗、蛇、猴、兔、虎等等,这些属相是根据每个人出生的农历年份所对应的属相决定的,因此人的属相与农历的年份有关。属相是人们用来命名每个具体的个体所属的特定属相,例如:“属羊”、“属猴”、“属猪”等等。
因此,“猴王”不是生肖,而是属相中的形象代表。生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纪年符号,而属相则是指每个个体对应的属相类型。生肖与属相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它们都与出生的年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