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助教教什么?
幼儿阶段的家长教育,主要指家长对子女的身体发育、智力发展、品德形成、个性发展以及审美情感培养等方面的教育;对幼儿学习兴趣与习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教育;对学前三、四年幼儿为入学教育、准备等方面教育。
家长教育要以家庭生活为中心,结合幼儿的生活和生活周围实际来进行教育。家长要对家庭的生活环境、家长的言行举止、父母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对幼儿的影响有正确的认识,并掌握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家长作为幼儿的监护人,既要把幼儿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又要看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既要为幼儿今后的长远发展考虑,又要满足幼儿的近期发展。家长教育要根据家庭环境和遗传因素与个别差异,针对幼儿实际,有区别的进行教育。
家长教育还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1、教养态度要一致。一般说来,家庭中若能有几个成员相互配合,使幼儿感到家庭温暖、和睦、融洽、和谐、安全。这样就会形成幼儿健康的人格。
2、避免溺爱、专制、放纵。家长对幼儿过于宠爱,事事包办,会使幼儿形成依赖性、自私、任性等特点。专制和放纵则会使幼儿的性格形成扭曲。家长应重视对幼儿的独立性、自信心和创造力的培养,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发展。
3、根据幼儿发展水平进行教育。家长应根据幼儿实际水平与个别差异进行教育。即有的幼儿学习能力强,有的幼儿动手能力、运动能力比较强,有的幼儿对知识吸收得比较快。家长应根据幼儿的长处与短处采用灵活的教育方法。
4、注重实践性。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作为幼儿教育的启蒙者,要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环境,使幼儿在家庭中受到教育、学习和锻炼。
5、注意个别差异。幼儿在遗传、气质、兴趣、性格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决定了孩子发展的个别差异。家长要尊重幼儿的发展特点,根据他们的兴趣与爱好。采用灵活的教育方法。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