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墙壁画怎么画?
墙壁文化是指幼儿园利用园内外的墙,布置的宣传园内外有关的信息、活动及目的而形成的环境文化。幼儿园的围墙、走廊、活动室、楼道的墙壁上绘制一些与幼儿教育有关联的内容、图片、格言、谚语,使园内外的每一堵墙都变成了一盏“无声灯”,一盘“立体画”,一本“活字典”,一个“移动讲台”,在无声中给幼儿以无限的教育和启迪。
幼儿园墙壁文化的特点
(一)环境教育的潜在性。
幼儿园墙文化对幼儿有着强烈的心理影响,对幼儿的教育是无声的、潜在的。因为幼儿在园时间的90%以上是在有墙的环境中度过的,这些环墙环境会经常且自然而然的为幼儿所接触、所注意并受到影响和感染。因此,需要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把墙壁装扮起来,使墙壁成为会说话的老师,来为教育服务。
(二)内容选择的广泛性。
墙文化的内容可根据教育的需要和本园的环境特点而定,并无统一的规定和要求,这就给各园以较大的选择空间。在实际中,墙文化内容主要应结合校园环境文化和班级环境文化的总体要求来确定。
(三)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墙文化在表现形式上也更具有多样性和立体感,以激发和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具体形式上可以有平面或立体壁画、文字、图案、照片、幼儿作品等。
(四)宣传目的的实效性。
墙文化从目的上说是宣传性的,既宣传幼儿园的教育理念、管理特色和教育、科研成绩,也为了展示幼儿的学习及活动成果。由于墙文化具有潜在性、趣味性和立体性、可视性,其宣传与教育效果往往是十分明显的,能起到以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幼儿园的墙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保持墙画的经常性和整洁性。
墙画一般不容易变化,且容易破损,因此要保持其经常性的美感和整洁性,需要加强管理,及时维护。
(二)注意保持墙画的完整性、一致性。
墙画由于其面积大、跨度长,容易破损且修补困难,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持其画面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如有破损,应及早修补。
(三)在内墙的装饰上应以悬挂为主。
内墙要经常开窗通风,墙面容易受到污染,因此在布置上应以悬挂为主,如幼儿的作品、照片等,这样便于经常更换和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