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杜绝幼儿园小学化?
1、幼儿园要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
幼儿园要将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之一,不能让课程成为“小学化倾向”滋生的土壤。在幼儿园的课程中,要重视课程的“本土化”和“园本化”,并重视其在预防和抵制课程中“小学化倾向”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要重视将“游戏”和“课程”的有机融合,重视在游戏中渗透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方式方法,避免课程的“小学化倾向”。
2、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培训。
在对幼儿教师的培养方面,要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加强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培训,以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对幼儿教师在岗培训上,既要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及生理健康方面知识的培训,又要加强对幼儿教师的教学技能等综合能力的培训。
3、加强对幼儿园和校外教育机构的管理,以立法的方式预防和遏制课程的“小学化倾向”的滋生。
首先,要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一方面,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对将幼儿园按小学的模式进行管理的园长和老师进行严格的管理,对于存在课程“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要采取限期整改的措施,并要对其园长和老师进行学习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职后培训,以加强幼教师的幼教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要加强对校外教育机构的管理,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要加大对校外教育机构的检查、监督和管理,对“超前”进行加大学前教育的教育机构要进行坚决取缔。同时,要充分利用法律的手段加强对幼儿园课程“小学化倾向”的管理,立法机构要通过立法的形式规范幼儿园的办学行为,规范幼儿园的教师、园长和幼儿家长以及社会等各方面行为,以确保幼教机构、教师、园长以及幼儿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律在幼儿园课程管理中的作用。
4、加强对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转变其教育观念和教育态度。
幼儿家长首先要加强对幼儿的教育,要多与幼儿接触,要多听幼儿的声音,从幼儿中了解幼儿园中的课程“小学化倾向”的真实情况,从而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去应对和处理幼儿园课程的“小学化倾向”,不能让幼儿成为损害者的“牺牲品”。其次,要转变和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态度,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要尊重幼儿在学习方面和生活方面的意见和选择,不能以“小学化”的心理对待幼儿的教育。第三,要加强对学习幼儿教育方面知识的学习,不能让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成为课程“小学化倾向”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