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出勤率低的原因?
1、大学生自主意识强,不自觉
大学生不再像高中生那样受到种种思想的禁锢,而逐渐在各个层面表现出的自主意识是空前强烈的。他们不再轻易地受制于外界的约束力,而是更多地强调遵循自身意愿行事。大学生经过以前各个阶段学习的“苦口婆心”的灌输,对于老师的说教已经“油盐不进”。他们更多的以自己的意愿和认知做出选择,对于不想听或者不感兴趣的课,出勤的自觉性和自觉率就相对较低。当然也存在个别大学生把大学作为人生的“中转地”或者“休憩园”,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考研、考证和求职上,也有的同学想利用大学的宽松环境和优质资源发展自己的兴趣,而采取了选择性地逃课。
2、课程、老师存在差异,兴趣度、认可度低
大学和中学乃至中专、高职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就是大学里教学与管理更加自主、自由,同时教学更加专业。同时由于大学生认知和辨识度的增强,对于知识、老师和课程的差异度鉴别能力更强,也更加注重兴趣和喜欢程度,而对课程、老师和兴趣存在差异,往往会导致学生的逃课现象。
3、就业的忧虑,造成心理上出现偏差
大学生经历了中考、高考的巨大竞争,而且在大学期间通过媒体和各种渠道目睹了、听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巨大压力,尤其是很多名牌大学的学生同样面临找工作的困惑,而产生出担忧或沮丧的心理。因此,对于与就业关联不大,对就业帮助不大的课程,产生上或不上无所谓的心态,上与不上无任何区别,从而放弃上课,投入到找工作或考研中去。
4、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导致逃课惩罚缺乏
很多大学为了确保大学生在校期间不逃课,都制定了大学生考评制度和学分制度,甚至制定了大学生考勤制度。但是由于大学生对制度的漠视和管理者的疏于管理,甚至部分大学生和管理者通过虚假的“条子”应对考勤,以及一些规章制度缺乏可执行性,导致大学生对逃课惩罚抱以无所谓的态度,而无顾虑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