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考试考什么?
大学阶段的学习,相对于中学阶段,其主要区别在于学习内容的高深和学习的独立自主性。中学教育往往是按教学大纲的要求灌输知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都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规律性。到了大学阶段,学生所学课程将不再受教学大纲所限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的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因此,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加强。这种学习方式不仅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也符合人才成长的总体趋势。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及原有的知识基础等方面都具有了更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大学教学内容的考核应该充分考虑到个体的这种差异,给予不同基础的学生更多的自定学习能力的选择,以更有利于学生按照自己习惯和擅长的认知方式选择和确定自己的理解内容和考试的内容结构,使学生的学习更具个性化的特征,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大学教育模式,这也是现代大学教育理念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精神。为此,大学考试应在全面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分析能力以及创新、发散性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对一些基本定义、公式和概念的记忆能力,以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所应当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