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陶瓷行业怎么样?

红媛月红媛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瓷砖生产国和出口国,但主要产品是中低端品牌,国内市场的品牌竞争激烈而混乱;国外市场需求量很大,很多小厂都有外单做,不过都是贴牌加工的,没有自己的品牌。 自从今年五月佛山发布《陶瓷砖(瓷质砖)》、《瓷片》两份地方标准后,一度被业界称作“史上最严”的标准在年底又迎来“最强升级版”--《陶瓷砖(瓷质砖)》和《瓷片》两个行业标准正式实施。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次升级主要是针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劣质瓷片,通过提高技术门槛限制低质企业。

据某机构公布的2015年中国陶瓷业市场报告称,去年我国建筑陶瓷产量为83.2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9.3%,销售额为789.8亿元,增长8.4%;卫生陶瓷产量为1.59亿件,其中坐便器为8436万件,同比增加12.6%,销售额达到145.2亿美元,同比增长10.8%。从数据上看,陶瓷行业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市场规模。 但是同时该报告也指出,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建材家居行业的整体增速有所放缓,对陶瓷行业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今年前半段,受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影响,原料成本上升,外贸企业出口订单取消或减少,部分工厂甚至停产以应对当前困境。不少企业反映,由于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有的项目即使有钱可赚也不愿去做。

事实上,除了受到国际贸易环境影响,近几年国内陶瓷行业的低迷还有另一方面原因 -- 同质化竞争。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600多家陶管生产企业,欧盟约80家,日本约50家,美国和墨西哥合计约120家,而中国就有近300家,世界前五名的企业产能就占了全球总产能的一半以上,而前二十名的企业产能则占据了世界总产能的90%以上。

由于前期国内陶瓷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很多企业缺乏长远战略眼光,盲目跟进,重复建设,导致产能过剩,竞争激烈。有业内专家估计,目前国内的瓷砖生产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实际需求,过剩率达到20%以上。而且这一状况还呈现出有增无减的趋势,一些新建生产线在技术工艺方面并没有太大提升,只是简单扩产,同质化现象严重。

品牌建设和营销方面短板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的宣传重点只限于本省本市,甚至是周边城市,对跨区域乃至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不够,营销模式较为单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